Ha太阳色球层摄影及后期处理全攻略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潜心研究太阳摄影的技术。太阳摄影中最惊艳的当属太阳色球层那毛茸茸的火苗和腾空而起的巨大日珥。色球层拍摄的实际上是Ha通道(氢-阿尔法发射谱线),波长是6562.8埃。太阳在这个波段的表现会跟整个可见光波段(俗称:白光)完全不同。
我们今天用来演示的器材是:
Explore Scientific 127CF APO F7.5折射望远镜,Daystar的QUARK日珥镜(内置4.2x巴罗的色球层版本),R滤镜(用来充当ERF滤镜)和头号玩家的Apollo-M MAX (IMX432) 相机。Apollo-M MAX和QUARK日珥镜的组合可以达到接近F30的最佳拍摄焦比和最合适的采样率,可以说完美解决了多年遗留下来的采样率过大的问题。
下面,我就把我从拍摄到后期处理的所有实战经验分享给大家。
拍摄技巧
每个人的器材搭配不一样,在拍摄参数上需要自行调整,不过大的原则是差不多的。
1. 曝光、增益、格式与直方图
Ha的图像远没有白光明亮,所以我们肯定要开增益的,ES127+QUARK+Apollo-M MAX的组合下,Apollo-M MAX开到150增益基本合适(HCG开启是146增益),曝光7-10ms。此时直方图的最高亮度大约是70%。
另外,选择RAW16拍摄比RAW8的效果更好,可以发挥相机高满阱的优势(150增益的满阱为18700e),尤其是太阳边缘和日珥一起拍摄的时候,可以一次拍摄同时获得清晰的太阳表面特征和日珥细节。
70%直方图的亮度,无论是正色还是反色出片效果都很好。
2. 消除牛顿环
任何相机接日珥镜拍摄时,会有一种干涉条纹。这种条纹可以通过倾斜相机的靶平面来消除。Apollo-M MAX的靶面达到1.1英寸,所以牛顿环会看上去有很多层。
首先,我们对准太阳以后把焦点散开,失焦的状态就可以很清晰的观察牛顿环。
接着,用扳手来调节相机前端的靶平面调节环。(记得要调节某一组倾斜螺丝的时候,另外两边的螺丝要适当松开一点,否则靶平面调节环会受力过大产生变形。)
只要朝某个方向,增加2-3mm的倾斜,就可以完全消除牛顿环。需要记住的是:牛顿环必须靠倾斜调节来消除,别妄想着用平场来解决。我自己尝试过几次,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牛顿环消除之后,就可以正式进行拍摄了。
3. 对焦技巧
对焦时,建议选择太阳上特征最突出的活动区域,这样的区域具有更多的表面细节和特征,容易判断对焦的准确性。一般来说,一次对焦就可以了,换拍摄区域不需要重新对焦。除非相隔超过15分钟,望远镜在太阳暴晒下可能会有明显的热胀冷缩导致焦点变化。
另外,还有一些实用的技巧:
1)对图像做预览拉伸,提高图像明暗对比度,有利于判断焦点。
2)对图像做200%的放大,这样细节更大,也利于观察微小细节的清晰度变化。
3)用一块大的黑色幕布把显示屏和自己一起罩起来,这样屏幕上就不会有反光,周围很亮的环境也不会影响到看不清屏幕了。
4. 拍摄各个特征区域
太阳上并不是每个区域都值得拍摄,除非你要做全日面马赛克。通常,我们会先操作望远镜把日面整个都看一遍,记住哪些地方有色球层活动,哪些地方有日珥。然后再一块一块去拍摄每个特征区域。
太阳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亮度会差的比较多,所以,追求完美的朋友们,可以适当调节曝光时间(建议不要去动增益)让直方图的最大值在70%左右就可以了。图省事的朋友们,可以用一个曝光值拍所有区域,后期再提亮或者压暗也是可以的。
色球层最有意思的是,这些活动区域都在不停变化,哪怕相差半个小时,同一片区域可能都有明显的不同。有些大师就喜欢记录一个区域的连续变化,做成视频,非常震撼。今天我们先不讲这些非常复杂的玩法,把基础的先说清楚。
5. 拍摄平场的技巧
平场拍摄我也经历过一些失败,深深知道平场对于色球层摄影的重要性。这里有几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大家能拍好平场,那么后期处理会非常舒服。
1)对准日面后,散焦多一些,拍摄平场
这是最天然和效果最好的平场拍摄方式,因为QUARK基本上都是拍的局部,所以把太阳当成一个巨大的平场板用。
2)增益和亮场保持一致
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前面一致强调只调曝光增益不动,就是为了平场的时候,可以用同样的增益来拍摄。平场亮度可以和亮场保持一致,70%直方图亮度的平场,完全可以用。如果你希望和深空拍摄一样用50%亮度来做平场,也可以。
3)格式与亮场保持一致
如果亮场用RAW16拍,平场也用RAW16拍。
4)拍500帧的平场
平场不要拍单张,一定要拍500帧叠出主平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额外的图像噪声。
5) 多拍几个区域的平场
比如中心和稍微偏心一些的地方。原因是,日珥镜对准不同区域的时候,内部反射等原因造成平场光强分布可能会有些变化,有时候中心区域拍摄的平场,并不能完美平掉某些区域,所以多几个区域,就少一些平场失败的风险。
6)建议拍两组平场
拍摄开始前拍一组,拍摄结束前再拍一组。这样也能规避一些平场失败的风险。
一台望远镜的平场可以给另一台望远镜用吗?
大家可能会说,肯定不行!但我发现,其实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的。
比如用ES127+QUARK+Apollo-M MAX拍摄的太阳平场,如果把QUARK和Apollo-M MAX一起取下来,给80mm F5的短焦折射装上,拍摄太阳更大范围的局部,竟然可以用127镜子的平场给80用。
为什么要这么用呢?因为80F5的视野太大,散焦后的太阳不能铺满整个屏幕。
所以没办法,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平场。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真的可行。
预处理:
1. 叠加平场
把平场视频拖入AS!3叠加软件后,在菜单里选择创建校准场,就能很快把平场视频叠加出单张的平场(大概只需要几秒钟)。
文件导出为16位TIF格式就可以了。
2. 叠加拍摄的视频
1)导入视频
导入后,可以看到图像的明暗不够均匀,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加载主平场。
2)导入主平场
导入主平场后,检查图像是否已经足够均匀。要是没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但是有时候也不知道是拍摄平场的时候出了什么幺蛾子,校准结果还更差劲了。这时候,之前多拍的那些平场文件就排上用场了,可以多尝试几个不同的主平场,找到最佳的来用。
3)按照正常的流程叠加
这个就非常简单了,第一步选择Surface模式,Expend扩展模式,噪声磨平设置为2,点Analyse。
等待分析完成。
添加APs参考框,我一般设置为104的大小,最小亮度(Min bright)设为10, 如果日珥没有被完全覆盖的话,手动添加几个参考框即可。
右侧的主界面,输出文件格式为TIF,叠加比例设置30%。
完成叠加后,就可以在同级目录下生成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叠加好的文件。
后期处理:叠好的图像,可以有很多种处理软件可以做后期,试来试去发现还是imppg的反色效果最棒。不过imppg里的参数很难调,我经过很多次尝试才找到了合适的参数。
1. imppg的锐化与反卷积参数
1)Apollo-M MAX拍摄的图像,反卷积的参数一般范围是1-1.8。需要根据视宁度和过采样比率来推算。以127APO F7.5 + QUARK 4.2X + Apollo-M MAX(9um像元)为例,我测试下来:
极品视宁度,用1.0
良好视宁度,用1.1-1.2
普通视宁度,用1.3
差或者很差的视宁度,用1.4-2。
轮数用50轮。
2)锐化参数根据视宁度来,如果视宁度好,选0.5,拉到8-10就会非常细腻清晰。如果视宁度不好的话,用1,根据需要拉到2-10就能有足够的细节
2. imppg反色技巧
1)打开内置的Tone Curve工具
2)做出一个简单的反色曲线
3)左右增加两个固定点后,拖动中间的滑块来寻找太阳边缘的亮度位置。
4)增肌更多的滑块,微调暗部和亮部的曲线,增加对比度。
5)图像保存为16位的TIF格式。
后期锐化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太暴力。色球层是等离子气体,没有锐利的边缘,所以柔和与锐利的度如何把握,就是后期处理功力的体现。一开始往往都会比较追求细节,暴力一些,后面慢慢就会下手有轻重了。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3. Photoshop的后期调色
Photoshop需要做的就是把图像的色彩和对比度给调出来,让图片美感锦上添花。首先要做的是把图像的模式从灰度调为RGB,这样才可以加入色彩。
改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调色了。太阳后期调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色阶,一种是曲线。
1)色阶的调法
色阶的调法非常简单粗暴,只要设置一下RGB三个通道的中值就可以了。
R设置1.6,G设置0.8, B设置0.2。
这样颜色就调好了,确实非常快,效果也不错。非常适合刚刚上手的星友们,这么调肯定是不会翻车的。当然如果喜欢色彩过渡更多,颜色更丰富的话,可以学习下面这种调法。
2)曲线的调法:
曲线的调法就更考验功力,它没有固定的数值,只有三个要点。
先增加一个曲线图层。然后选择图层里的Red红色通道。
R曲线向上拉,不需要太多。
G曲线做S形曲线,也不要弯曲太多。
B曲线做下拉,需要狠一点。
这个曲线做出来之后,颜色效果就出来了。这时候,就是微调三个通道曲线的值,找到最舒服的颜色效果即可。
然后还可以增加一个曲线图层,用于优化图像的明暗对比度。这个就看个人对图像的感觉了,调到自己觉得合适就行。
最后就是给照片添加拍摄参数,使用器材,以及署名。
添加微信
办公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汇智大厦
公司基地:
盱眙县盱城工业园广鑫路9号
业务电话:13901595183(微信同号)
电话:17388066288
QQ咨询: 168008738
网址:www.tzwen.com